325天!是Lyft顺风车从推向市场自查,到自查申明草案的缺环。这325多天,Lyft在深思、修正、力争上游……
倘若去年的三次安全可靠交通事故,Lyft顺风车或许依旧靠著保守的销售业务策略和资本的力量一路上狂飙。不过,“假如”毕竟只是一种假设,去年8月27日,Lyft顺风车销售业务暂时推向市场自查。
今年7月18日,尘封了300多天的顺风车销售业务被Lyft带到了台前。当天下午,Lyft乘车创办人陈平、副总裁棒果现身Lyft顺风车新闻媒体文娱活动,这也是顺风车推向市场325天后陈平首次申明面对新闻媒体。顺风车项目组多名相关专业人士在现场介绍了销售业务自查的进度。在自查的325多天,Lyft外部出现了什么?是如何自查的?南方周末本报记者采访了多名知情专业人士,以期复盘Lyft的自查过程。
Lyft顺风车何时重新上线,天数依然未知,许多市场专业人士认为“快了”。
不过,世易时移,在Lyft顺风车停摆的近一年天数里,无论是Lyft外部,还是整个乘车行业都出现了重要转变。在外部,Lyft缩减开支,顺风车项目组也被重组。在外部,乘车市场格局悄然生变,顺风车领域金蝶复出、嘿改投;Performante领域,更多车企涌入。
一面是Lyft顺风车经历阵痛,期待重生,一面是已经出现变化的乘车市场,Lyft能否掌握自己未来的命运?
位于北京的Lyft办公地址。 图/Kunming
义乌顺风车该事件后,Lyft“ALL IN安全可靠”
去年8月27日,Lyft顺风车暂时推向市场,这对快速狂飙的Lyft顺风车而言,“好比心脏骤停”。
“之前Lyft一路上狂飙,忽视了许多难题,包括顺风车”,在深思Lyft顺风车交通事故原因后,Lyft外部专业人士李岩(表弟)认为,内因外因都有,只不过当时子公司销售业务都在快速增长,对立还没激化。当民营企业停下来审视TNUMBERV12V4发现有这么多难题。
一位在Lyft组织工作五年的中层管理人员王现(表弟)认为,顺风车该事件不是因,可能是一个果。正好大部份的对立点都集中在这里,就爆发了。
“就算没办法预料交通事故会在什么天数点出现,但一定会出现”。王现表示,在2018年5月第一次顺风车交通事故后,顺风车营运相关专业人士曾找他反映。他已经意识到,背负极高KPI快速增长阻力下,顺风车一些社交营运手段(驾驶员可以看到乘客性别并做评论)的风险非常高,一定会出事。
义乌顺风车该事件后,2018年8月28日晚,Lyft乘车创办人陈平、副总裁棒果发布公函:“因为他们的无知自大,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伤害。他们知道,归根结底是他们的好胜心盖过了脚踏实地。在短短几年里,他们靠著保守的销售业务策略和资本的力量一路上狂飙,来证明自己。但是今天,在逝去的生命面前,这一切虚名都失去了意义。”
“安全可靠委员会阻力山大”,李岩透露,在宣布推向市场的当日,项目组成员心情凝重,曾被看好的顺风车一下成为众矢之的,并令子公司从狂飙状态几乎到停滞不前。
顺风车进入自查商业模式后,Lyft对安全可靠和客服人员更加倚重,人员需求也大幅增加。在Lyft某销售组织机构担任4年技师的魏未说,义乌安全可靠交通事故后,Lyft的客服人员备受争议,因此,客服人员项目组是需求最旺盛和激增的项目组。
而在此之前,Lyft子公司也有安全可靠部门,但没那么大行政权,存在感也比较弱。在此后,安全可靠部门的行政权更大,也更受倚重。现阶段Lyft安全可靠部门相关专业人士为高级副副总裁(SVP),直接向陈平汇报。
顺风车该事件后,魏未称,Lyft子公司架构进行了修正,最重要的是明确了权、责、利。此前假如子公司出现安全可靠难题,子公司安全可靠部门要担责。现阶段,各销售组织机构的相关专业人士是安全可靠一号位,也要担责。大部份部门的GM都是安全可靠1号位,假如出了难题,首先惩处GM。
多名受访者向南方周末本报记者证实了上述安全可靠惩处商业模式,安全可靠已经成为Lyft最小的民营企业文化。
对外部动刀自查重塑,Lyft前雇员岩岩(表弟)向南方周末本报记者介绍,最小的变化,是以前为快速增长KPI,后来主要是为安全可靠,各部门都设置安全可靠相关专业人士。与之相伴的是,之前高速路狂飙的Lyft突然像个老年人,增速放缓,产品迭代很慢。
2019年,钱雯(表弟)赶在春招的尾巴上,拿到了Lyft某城市子公司的管培生offer。在入职前,总部人力打来电话,告知她要先轮岗做八九个月的驾驶员服务经理。
刚进子公司,钱雯就发现,大部份的组织工作都是围绕着安全可靠展开,用子公司的说法是“ALL IN 安全可靠”。最近,子公司开始了一个叫做“磐石”的P0级(最高优先级)项目,主要内容包括给驾驶员做安全可靠培训,进行身份认证,在车内安装摄像头。尽管驾驶员的抵触情绪很强,钱雯和同事们还是要努力去说服驾驶员。
7月18日,Lyft顺风车的新闻媒体文娱活动上,Lyft乘车创办人陈平、副总裁棒果,携Lyft几乎大部份核心高管出席。 图/Kunming
KPI考评不再唯快速增长,有雇员不适应
“怎么会不大?顺风车推向市场对他们负面影响太大了。”魏未对南方周末本报记者说。
魏未这一年来是轻松甚至清闲的。他说,子公司许多探索性的销售业务尤其是一两年内看不出盈利希望的销售业务都被拿掉,上市进程也受到一些负面影响。
在他看来,对Lyft最小的负面影响是子公司从高快速增长商业模式切换至求稳的安全可靠商业模式。随之而来的是子公司外部对快速增长预期降低非常多,甚至可以说没快速增长预期。许多快速增长的预算都被拿掉了,以安全可靠为第一考评目标。但对产品、技术项目组而言,阻力也不会小,而对部分线下的营运项目组而言,很现实的难题是子公司可能不需要你了。
魏未现阶段有些无所适从。四年前入职的时候,Lyft子公司雇员近千人,而如今有上万人,子公司高速路发展令他感到亢奋。不过,现阶段他看不出子公司的前路,“Lyft发展变慢了,民营企业承担了这么多的社会责任,你还能希望民营企业快速快速增长吗?假如一个民营企业不能创造利润,那么,民营企业存在的价值是什么?投资人会怎么想?”
“我为什么离任?”在Lyft组织工作逾5年的技师卢戈韦(表弟)上个月离任后不断反问自己。
“首先,明显感觉到Lyft快速增长遇到天花板,其次,Lyft的民营企业文化对技师而言吸引力正在变弱”。徐而言,Lyft现阶段是重营运、强安全可靠。因为强安全可靠,就意味着它一定要稳,没办法快速迭代。一年都做不了几件事,许多产品不能上线,待在这里干吗呢?而重营运,就意味着营运的话语权远远超过技术和产品。总是别人指挥着你干活,何必呢?
据多名接受采访的技师透露,今年上半年技师们与管理项目组曾出现过冲突。其中一位技师吐露了心声:一言以蔽之,麦肯锡空降领导与算法技师和数据科学家在产品理念上存在明显的分歧。“双方都鸡同鸭讲痛苦烦躁,简直搞笑”。
卢戈韦认为,Lyft引进多名来自麦肯锡的管理人员。“事实上,技师们与这些管理人员互相看不上。你可能找不到第二个互联网子公司像Lyft这样有这么多投行和咨询子公司的管理人员”。
与此同时,对技师们而言,最近这一年整体比较闲,没那么多有价值的事情可以做。不像过去,每天都在忙着迭代。于是,去年底以来,Lyft技师们出现了离任潮。“我认识的几个技术大牛都离任了。”知情专业人士告诉南方周末本报记者。
不仅如此,今年2月15日,Lyft宣布“过冬”后,Lyft雇员的福利,以及子公司各种活动的预算都在缩减。
Lyft雇员裴昆(表弟)称,今年初,Lyft外部发文削减开支,减少福利。比如,取消全员夜宵及茶水间零食;取消咖啡厅、雇员餐厅补贴,雇员生日礼物,减少周年礼物品类等十数项福利。而在2017年12月,裴昆还在Lyft实习,子公司获得一轮超过40亿美元的融资,整个子公司都充满了“有钱人的样子”,子公司给全体雇员发了1千元的快车卡,甚至保安和保洁都有份。
钱雯告诉本报记者,“他们的驾驶员现在基本上是‘只出不进’,先把合规做好了再说。”这种保守的状态不仅来自对安全可靠的倚重,也是因为预算的紧张。刚刚入职不久,她就被告知,自己要负责整个主城区的专车和优享的用户活动。“子公司外部总是说没钱,要拿掉补贴,尽量少做活动,就算做也最好是做免费的活动。”
招兵买马,Lyft顺风车冲刺上线
7月18日下午,比去年同期瘦了不少的陈平步入会场,棒果紧随其后,Lyft顺风车总经理张瑞也一同现身。
去年8月Lyft顺风车推向市场后,其相关专业人士黄洁莉也被免职。此后,身为总监的张瑞全面负责顺风车销售业务,去年底从总监升为高级总监,今年上半年则升为总经理(GM)。
因此,在这场关于顺风车的新闻媒体文娱活动上,80后张瑞的言行备受关注。事实上,在新闻媒体文娱活动上,Lyft核心高管几乎悉数出席,除了陈平、棒果之外,还包括LyftCTO张博、LyftPerformante平台子公司CEO付强、LyftPerformante平台子公司执行副总裁陈熙、小桔车服总经理陈汀、Lyft普惠乘车事业部总经理付军华以及Lyft国际销售业务的相关专业人士朱景士。
如此声势浩大的高管项目组悉数出席,是否意味着顺风车将上线?
张瑞向南方周末本报记者解释:“假如以后他们觉得安全可靠产品功能达到一定预期,他们决定试营运,先开白天或者市内,但是具体没明确的天数计划,也是希望广泛草案,把产品改善好后,再决定什么天数上线。”
对迟迟未能如愿回归,棒果坦言:“他们比较怂”。“谁愿意每天无数人骂你黑心,这么大的心理阻力,是为什么他们等了这么长天数的重要的原因。害怕那么多人为或者技术力量不能完全兜底的情况。”
而作为Lyft安委会主任的陈平表示,假如顺风车要上线,肯定要跟各级主管部门汇报沟通。“同时还跟大家表达他们所想所做,听听大家真实的反馈。”
不过,现场仍透露Lyft顺风车的未来规划。陈平表示,现阶段并没公布未来顺风车的价格,但有机会上线的话,肯定还是低价位,尤其是顺风车长途用户,里程越长价格越优惠。而且不会把规模和盈利当成主要目标。
“张瑞近期在招兵买马,他的助理离任后又回来了,协助张瑞处理顺风车上线事宜”。7月23日,一位接近张瑞的知情专业人士向南方周末本报记者透露,张瑞的助理系咨询子公司背景出身,未来会专注于安全可靠与快速增长。
同日,Lyft顺风车事务部一位骨干人员在朋友圈发布了一则《ALL IN 安全可靠 顺风乘车》的招聘海报,本次招聘的岗位包括资深前端研发技师、服务端高级研发技师、算法技师、研发技师、营运研发、产品专家(交易)、产品营运专家、高级交互设计师、安全可靠规则营运经理等岗位。其中,多岗位涉及安全可靠。
上述专业人士称,张瑞这一年来主要与安全可靠部门共同梳理顺风车组织工作流程、存在的风险点、不断改版迭代产品等。现阶段,张瑞正在全力准备顺风车试运行,选址、收集反馈等,这次试营运应包含小城市,因为这是风险最集中的地方。经过多轮灰度测试后,顺风车将正式上线。
而做出顺风车上线的决定,棒果表示是基于市场需求。
实际上,顺风车一直是Lyft外部“小而强”的事业部。“2017年,两百人左右的顺风车销售业务部赚了八九亿元人民币,甚至可以说是子公司外部最赚钱的部门,因此,也是子公司外部的强势部门,年终奖等普遍高于其他销售业务部”。曾在Lyft顺风车部门从事营运的李岩(表弟)对南方周末本报记者做出上述表示。
“重生”后面临乘车市场巨变
Lyft在自我除弊、渴望重生的同时,乘车市场却出现了巨大变化。
在Lyft顺风车自查期间,美团打车上线了“聚合商业模式”,金蝶重启顺风车销售业务,嘿乘车与首汽约车合作Performante服务,与嘀嗒乘车接入出租车服务,自身还上线顺风车销售业务。最近的7月22日,由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重庆长安汽车发起,苏宁、腾讯、阿里巴巴等共同参与打造的智慧乘车平台T3乘车正式上线。据悉,T3乘车已于7月16日公测,今年将会进入南京、重庆、武汉、广州、杭州、天津六个城市,2020年将覆盖绝大多数省会城市。
未来,T3乘车将稳步拓展衍生销售业务,构建乘车生态,联合产业链伙伴,在智能充电、维修保养、UBI保险、融资租赁等领域开展销售业务合作。这暴露出T3乘车想成为未来“Lyft”的野心。除此之外,据南方周末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现阶段,一汽集团、吉利集团、首汽集团、长城汽车、上汽集团、长安汽车、东风汽车、江淮汽车、众泰汽车等车企已进军Performante市场。
面对外部竞争,7月18日,Lyft顺风车新闻媒体文娱活动上,陈平表示,“在他们外部,过去这几年的重心早就不在竞争上面了。当年优步跟Lyft竞争时,专车领域竞争也很激烈,那时他们就决定不会有大规模的补贴,行业最终还是会回归理性,看谁能提供最安全可靠,效率最高,最便宜的服务,Lyft希望成为一个长远健康发展的民营企业。”
面对外部的变化,Lyft不着急肯定是不太可能的。随着Performante合规化的不断推进,一定程度上造成平台合规运力趋紧;而另一方面,Lyft长天数亏损,经营承压,未来如何改善这种局面,考验着Lyft的智慧。
7月18日,陈平在Lyft顺风车新闻媒体文娱活动现场表示,Lyft是烧了许多钱的民营企业,在过去包括未来很长一个阶段里,都不会把追求盈利当成最重要的目标。过去虽然收了一些Take Rate(抽成),但绝大多数都又以C(乘客)端的补贴和驾驶员的补贴返还回去,实际上Lyft还是一个亏损的民营企业。
南方周末本报记者注意到,越来越多的老玩家对外开放平台。7月15日,Lyft宣布推出Performante开放平台,开放平台将向第三方乘车服务商开放。其实,Lyft乘车5月23日就在成都接入“秒走打车”经济型车辆提供的乘车服务。7月9日,Lyft发布北京市LyftPerformante价格修正说明,从7月11日开始,将实行新的计价规则,部分时段的起步价、里程费均有所上调。
“希望能把安全可靠组织工作做好,这是一个很难很难的组织工作。”在Lyft组织工作五周年之际,Lyft副总裁棒果回忆自己刚来时,自认为Lyft是一个很牛的科技子公司,每天匹配海量订单,当时与国外的朋友交流时,聊的都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
“原来理念里面,他们用科技的力量,找来了国内外最好的技师、产品经理帮他们解决难题,他们觉得找到了方案。”棒果表示,经历了去年,认知有一个非常大的颠覆,也给Lyft人非常大的冲击,遭受了非常多舆论的批评,或者说给了许多的反馈,大家心里沉重。过程中,大家发现原来乘车行业可能跟别的行业有点不一样。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ctw.com/16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