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有网友评论说,一斤说成五百克,一公斤说成一千克,是一种洋化的表现。其实,说起度量衡的发展变化,恰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证明,与洋化,西化扯不上关系。回忆我国在度量衡单位的变化史。是逐渐对社会科技发展的适应。举几个例子,我们的祖先是如何测量身高的?关公身高九尺,是用什么量的,有人考证是用肘当尺子量的,至今没有确切答案,可笑吗?农村丈量土地,用步,用木杆。解放初,量布用尺子,当时叫白布尺。粮食用升,斗量,称是十六两一斤,后来改成斤,十进位,五百克一斤,与原来的十六进制是什么关系?不清楚。体积几乎没什么准确概念,流行的只有斗,升,担。这种情况怎么能适应科技发展哪?有人说,一公斤不应叫一千克,
那是崇洋,那么,厘米,毫米,微米,纳米如何表示哪?这些普通的知识,相信国人的不少数还需要普及。现在有不少人回答不了很多常识性的问题,例如,风雨雷电冰雹雪,地震,一桶油一桶水重量一样不一样?一升是多大,一升与一西西什么关系,等等。这种最普通的知识至今不懂的人太多了,不普及科普能行吗?反观现今的世界,度量衡单位也存在不少问题,应该统一起来。例如长度单位,英尺英吋,海里,速度单位,还有什么节,迈,体积单位,什么桶,加伦,质量单位,什么英磅,盎司等等都应该统一为常规的公制。总之,要像当年扫盲运动一样,来一个扫科盲运动,才能适应国家的发展。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000405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ctw.com/11220.html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ctw.com/11220.html